顯示具有 到處趴趴go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到處趴趴go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06/26

新天鵝堡



今年夏初的四天小旅行,在回旅館途中,L突然興起念頭,說要繞道帶我去看世界名堡,我一聽,完全就是一整個沒。興。趣! 原因是因為有一年我們特別安排了法國城堡之旅,打算七天的假期,每天參觀個兩座,那麼七天下來就可以逛城堡逛個過癮,結果,沒想到才看到第三天而已,我們兩個就已經聞堡色變。這個後遺症遺留至今,談到城堡,我大概是敬謝不敏的。


在找路的時候,L嘴裡一直唸著的落落長的德文城堡名,要我幫忙找路,我因為沒多大興趣,也沒把發音記起來幫忙找路標,擺出一副你要是找的到,我就去,找不到,那我們就找個好餐廳好好吃一頓去的意興闌珊態度。不過,或許新天鵝堡真是太有名了,我們跟著遊覽車屁股,居然就這樣到達了目的地。臨到堡腳下,往上一望,我才驚覺原來L嘴中嚷嚷要帶我來看的名堡,居然是赫赫有名的新天鵝堡!


很美的堡,只可惜參觀途中,被臨來的大雨中斷了行程。不過,我也不太惋惜,心中隱隱約約有一個預感,未來一定有機會要再當一次陪客重遊一趟的!

2010/04/07

散策Bassano


Bassano的地標: Palladio大師設計的古橋 ─ La Ponte dei Alpini

一般而言,這邊復活節後的第一個星期一,習慣是要約個三兩好友上山吃個飯,爬爬山,踏踏青,打響開春第一砲。不過,今年的復活節三天連假,連續陰雨綿綿數天,實在大掃出外遊玩的興頭。還好,在最後一天假期的午後,厚厚的雲層終於散去,陽光也冒出頭來。我與L終於再也忍不住繼續家裡蹲的日子,趕緊吆和三兩夥伴,湊一輛車,迅速往最近的Bassano山頭出發玩耍去。
一到Bassano市區,我們隨即找了一家看起來還算舒適的冰淇淋店入座,並點了一堆好吃到爆肥也無怨尤的冰淇淋。在遠眺山景近望河景的露天咖啡座裡,一邊喀著冰,一邊與好友們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著,這樣至極的享受,人生夫復何求呀。
閒談之間,朋友話鋒忽然一轉,開始談起最近他們看到一部台灣對黑面琵鷺的保育紀錄片,並盛讚起台灣居然願意為那麼幾隻鳥,放棄整片海濱工業區計畫,並將數公頃溼地規劃為黑面琵鷺專用保育區的措施。以前我不覺得怎麼樣,現在聽到老義這樣誇,我還是不禁虛榮地驕傲了起來! 原來,在這裡,台灣之光不是王建民,而是黑面琵鷺呀!!!

碎碎唸:
L很好玩,每次聽到人家誇台灣,他都會淡淡地流露出一種「算你識貨!」的神氣表情。有趣至極!

2009/11/19

紐西蘭自11/30起免觀光簽(限有身分證字號者)

好高興又聽到免簽證的消息!
雖然去不去還是未知數,
但是,多一個隨時想走就可走的選擇真的很棒!
只是,提醒住在國外的朋友,
如果家中小朋友還沒申請台灣身分證的話,
還是必須另外申請赴紐簽證喔!


-------以下新聞取自奇摩新聞--------

紐西蘭將免簽證 可惜仍無直航
更新日期:2009/11/18 16:46 林永富
【台灣醒報記者林永富報導】本月30日起去紐西蘭更方便了!外交部今天表示,紐西蘭政府在昨天宣布,從本月30日起凡是持我國護照國民,赴紐西蘭非工作性質者給予三個月免簽證,這是我國獲得第33個國家免簽證待遇。旅行業者也表示歡迎,但因目前沒有直航班機,期望航空公司可以考慮開航線。
外交部對此決定表示歡迎與感謝,有助於進一步促進兩國實質關係,預期我國前往紐西蘭旅遊的人數將會增加。今年前十個月,國人到紐西蘭旅遊人數約為一萬一千人。
本次開放免簽證,需為持有我國護照且有身分證字號的國民,有護照但無身分證字號的海外僑胞,仍需申辦簽證。
東南旅行社歐美部副理黃曉君指出,免簽證應可提升國人前往旅遊意願,就像今年初開放英國免簽證的效應,原本到歐洲不一定去英國,因為要加三千元簽證費,但免簽證之後,今年去英國旅遊者明顯增加。去紐西蘭可節省個人簽證2850元及團簽1350元簽證費,應有相同效果。
不過她說,因沒有直航班機,到紐西蘭需在香港或是新加坡轉機,初期可能效果還不明顯,但長遠看來應有效益,關鍵在今年寒假的旅遊人數是否有成長。她也希望航空公司,能考慮直航紐西蘭的航線。
燦星旅遊行銷部主任葉德鍇也表示,紐西蘭的團費比澳洲大約貴一倍,就算免簽證所減少的成本也不多,因此對旅遊的吸引力究竟會有多少,可能仍需進一步觀察。他說,國人赴紐西蘭的多為移民者和探親者,旅遊的比例較少,免簽證可能對個人機票較有利基,不過接下來紐澳進入旅遊旺季,值得觀察是否有變化。
我國早在1993年6月1日起,即已開放紐西蘭人民來台免簽證,可停留30天。這次紐西蘭開放我國國民三個月免簽證,外交部也同步互惠,延長紐西蘭人民來台免簽證期限為90天

2009/06/26

愛爾蘭7/1起免簽證

今天看到這個消息,實在讓我哭笑不得~

上個禮拜,我跟L還在討論今年暑假何處去時,
愛爾蘭就是我們兩人有志一同想去拜訪的國家之一。
可是,一想到海外台灣人的共同死穴─在第三國辦簽證,
我們不約而同地打了退堂鼓,自動刪除愛爾蘭,
退一步選了另一個興趣不及愛國的景點。
現在,旅館錢也付了,行程也排出來了,今天卻突然蹦出來這個消息,實在讓人傻眼~
不過,總之這畢竟還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消息。至少,以後終於可以說走就走了!
好吧~愛爾蘭,今年夏天雖然去不了,你等我,有一天我一定給你玩透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月1日起 遊愛爾蘭90天免簽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
2009.06.25 02:47 am

外交部昨天宣布,愛爾蘭政府自七月一日起,提供台灣民眾九十天非工作性質的免簽證待遇。這是繼英國之後,第二個給我免簽的歐洲國家,累計至今共有卅二個國家(或地區)提供台灣免簽證優遇。
目前申請愛爾蘭單次簽證費為兩千七百元、多次簽為四千五百元。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指出,免簽優遇更便利國人前往愛爾蘭旅遊、洽商、探親及求學。外交部也決定同步放寬愛爾蘭人民來台免簽證期限至九十天。
外交部表示,與英國免簽待遇相同,國人只需備妥相關證明文件,直接入境愛爾蘭在海關審核,愛爾蘭移民官會視個案的停留需求,核給九十天內停留期限。建議國人備妥所有文件,並明確回答欲停留時間,較易獲准較長期限。
外交部建議,除工作之外,無論赴愛爾蘭之目的為何,若能備妥來回機票、訂房紀錄(住宿地點)、財力證明、保險證明、當地連絡人及其他與旅行目的有關之文件,都會有利爭取到最長停留時間。
比英國免簽更便利的是,至愛爾蘭求學超過九十天以上,也享有免簽證待遇,只要在入境時提出完整的證明文件,移民官會先給予短期入境期限,入境後再赴愛爾蘭移民警察局申辦居留登記卡。
另外要提醒國人注意,英國與愛爾蘭屬共同旅遊區,曾遭英國拒絕入境者,也無法入境愛爾蘭;反之亦然。
泰國駐台貿易經濟辦事處昨天也宣布,國人赴泰免收觀光簽證手續費的優惠措施,將延長至明年三月四日。
外交部表示,未來會繼續積極爭取歐盟或其他國家予我免簽待遇。
【2009/06/25 聯合報】@ http://udn.com/

2009/06/22

Punta San Vigilio 潛入岬角


(照片取自Abergo Locanda San Vigilio官方網站)

Punta San Vigilio其實算是Abergo Locanda San Vigilio(旅館名)的私人小港口。只是這個小港口,因為從突出的岬角往湖心延伸,從這裡瞭望加達湖的視野良好,我與L才不知死活地偷偷潛入。
我們原本想偷偷潛入後,稍事觀察地形,拍拍到此一遊照就馬上閃人。可是沒想到,騎了一天腳踏車,一副香汗變臭汗模樣的我們倆,才一踩進小港口,馬上引起服務生與群客們的注意 。氣氛實在是尷尬喔~~~
在這狀況下,我們兩個畢竟還是臉皮薄,隨即乖乖入座點了飲料,當場敲碎了免費一遊的美夢。不過,晚娘臉孔的服務生倒是馬上當場表演四川變臉,一秒鐘內換上親切可掬的笑容,令人嘆為觀止。果然,「花錢是大爺」的道理還真是行遍天下!!!

碎碎念:
回家後,好奇地敲進了旅館的網站,才知道我們真的潛入私家重地。這裡房價一晚270歐起跳,最貴的房間一晚可到900歐,難怪服務生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不過旅館旁邊附屬的私人沙灘,倒是挺推薦,門票一顆人頭要價五歐,還算整齊乾淨,比起到處人滿為患的加達湖湖濱,花點小錢買點品質,倒是不錯。

2009/06/04

Bardolino小遊記




真的覺得自己日子有沒有過太爽了?
繼爽快的回台假期之後,一回來,馬上遇到義大利彈性放假四連休。
天氣這麼好,當然不能關在家裡。其中一天,我們選定了加達湖Bardolino一帶出遊。沿路逛逛走走,剛好可以悠閒地消磨一天的時光。

說到Bardolino這個小城,愛喝酒的人大概對這個地名一點也不陌生。當地的同名葡萄酒Bardolino也是一款相當知名的餐酒,我們造訪這個小城時,剛好遇到緊鄰湖畔的Bardolino歷史城區正在舉辦「Palio del Chiaretto a Bardolino」的促銷會,不僅會場聚集了當地的各家酒莊,整個湖畔散步區還配合這款酒透明淡雅的粉紅酒色,刻意鋪上了粉紅色地毯,營造出些許的夢幻感。

不過可惜的是,從很久以前第一次嚐到這款酒時開始,我就不是這款酒的迷,只賣Chiaretto Bardolino的促銷會實在無法引起我很大的興趣 (記得當初淺嚐一口後,我就立即告訴L以後不要再買第二瓶)。那天,見各家酒莊林立,雖然我們還是忍不住手癢點了一杯知名酒莊的Chiaretto Bardolino粉紅酒來嚐嚐,想說是否能顛覆之前的感想,結果,果不其然,我的味覺依然忠實于當時的感受,告訴我──這不是我的酒。

原來,無關乎酒本身好不好喝,無關乎釀造技術高低優劣,人與酒(或者該說某種葡萄)之間,也有磁場合不合的問題。

碎碎唸:
喝酒是一種很私人的經驗,喜與不喜歡,在酒入口的那短短一瞬間就這麼底定了。喜歡Chiaretto Bardolino的朋友不要來跟我爭論喔~

2009/03/20

滑雪插曲

我目前並沒有擁有自己的滑雪裝備,每次上山滑雪,第一件事情總是要到滑雪出租器材行報到。一般而言,在Alto Adige租個雪靴(scarponi)加上滑雪板與雪杖,一天的價格通常落在25歐元上下,如果連續租個三天的話,還可以再拿到一點點折扣。可是,如同聚沙成塔的道理一樣,即使是這樣的小錢,終究也會滾成大錢。今年我們上山滑雪兩次,光是兩次的租借費用,就差不多等於一雙新雪靴的價錢。於是,在再三思量與精打細算之後,我終於決定開始投資滑雪用具,而首先第一項要買的自己的,就是一雙新雪靴。

就這樣,我在滑雪的最後一天,穿著新買的亮橘色雪靴踏上了滑雪場。一路從海拔1800公尺處進攻到2200公尺的滑道,可能是穿了新雪靴心理因素的關係,一早上我總覺得滑雪板特別聽話,滑的特別得心順手。

可是,沒想到,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中午12點左右,正當我從另一道纜車出來,準備往山下俯衝而出之際,怪哉? 從我的左腳腳背上居然傳來一陣陣的涼意,感覺好像有風吹拂著腳背一樣。我狐疑的低頭一看,竟發現……我那全新的雪靴鞋背上居然長出了一條黑色大蜈蚣!!! 媽媽咪呀~ 整個雪靴裂開了!!!



我的「新」雪靴 (產品壽命約莫2小時)

哇~~~~ 在標高2200公尺的滑雪場頂端,雪靴裂開這件事真是非同小可。滑雪的人,一定都知道雪靴的重要,如果以開車來比喻的話,滑雪板是車子的輪胎,那麼雪靴就等於是方向盤駕駛座了。雪靴裂開,當然會影響對滑雪板的控制,為了安全考量,當場我與L決定放棄滑雪,然後緩速滑行離開滑雪場。

其實,雖然發生這樣掃興的倒楣事,還是要感謝自己的「好運氣」!

雪靴裂開的機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碰上了,除了時間上與金錢上的損失之外,我們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而已。但是,如果往好處想的話,還好雪靴並非是在我正在衝刺的時候裂開,不然,今天可能不是這樣收場而已。幸好一切有驚無險,阿彌陀佛!!!


碎碎唸:
當天出滑雪場後,我們提著裂開的雪靴回商家理論。商家自然是不敢收錢的,連帶當天我租借的其他用具也一律免費作為賠償。不過,在我們離去之際,商家竟然說:「這雙雪靴以前也出過問題!」我聽了,忍不住冒火! 心想:那你還賣出問題的東西給客人,為何不退回給廠商呢? 這可是攸關性命的問題呀!

2009/03/10

Alta Badia滑雪行


在Col Alto午餐的餐廳,標高2000公尺。
居高臨下的風景,用起餐來,心情也特別好!

三月雪量夠,天氣又沒有十二月或是一月那樣冷冽,真是適合滑雪的季節。
趁著L有幾天假期,我們決定款款包袱,再度上山滑雪去。
這次主要目標是制覇Alta Badia山區。

Alta Badia山區實在是太大了!
我與L算是很標準的滑雪客,
每天從早上滑雪場9點開門開始,我們就一路滑到下午4點半左右才收工,
中間除了稍事休息,在餐廳吃午飯停留個三十分鐘左右,
其餘時間,幾乎人都是踩在滑雪板上的。
可是,即使是這樣拼命三郎般的移動,
除了有幾條雪道,因為個人鍾愛因素,我們一滑再滑花掉部分時間,
整整三天下來,我們竟然還是逛不完整個Alta Badia山區。
甚至連我最夢想的Sella Ronda (見碎碎唸),
在時間有限之下,居然連行程都排不進去。


Passo Gardena前滑道起點,標高2200公尺

不過,即使這次雖然沒法逛完全部的Alta Badia山區,
帶著滿滿的遺憾回來,
不過人家說,美麗的遺憾就是下一次旅行的契機,
Alta Badia,我一定還會再回來的!


碎碎唸:
(1)Sella Ronda : 一條連結Dolomiti山脈四大滑雪勝地 Alta Badia、Val Gardena、Arabba 和Val di Fassa的滑雪行程。全長約42公里,總共可連結超過500公里的滑道,繞行一圈約需5~6小時。但是,要進Sella Ronda的人一定要考慮當天氣候,如果天況不好千萬不要強行進入!
(2)Alta Badia還有一條曾經舉辦過世界彎道滑雪冠軍盃的雪道, 很多人造訪Alta Badia都是為了挑戰這條曾經聚集世界好手的世界級坡道。 有想要挑戰自己能力極限的人,用力推薦去踩一趟!

2009/02/10

3/3起英國免簽證


(照片取自google image)


算一算也好多年沒去英國玩了,
況且來到這邊,
一想到辦英簽有多麼的自找麻煩,
雖然飛程挺短,
我卻從沒動過一絲一毫想去英國觀光的念頭。

現在,終於可以開始找機票去度個小周末了! YA!!!! ^^

不過為了防止機場海關人員尚不清楚新規定,
建議有想去英國玩一圈的人,
一定要先在家上網把新規定列印下來隨身攜帶,
免的在機場上不了飛機或是岀不了海關,敗了遊興!


-----以下新聞取自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090210/1361795.html------

台灣民眾3月3日起赴英觀光 可享半年免簽證
中央社 (2009-02-10 07:10) Ads by Google

(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9日專電)英國內政大臣今天宣布,自今年3月3日起,台灣民眾赴英國觀光旅遊,停留時間不超過六個月,將可享有免簽證待遇;中華民國駐英代表張小月對此表示歡迎與感謝。

內政大臣史密斯(Jacqui Smith)在提交給國會一份與外相米勒班(David Miliband)共同發表的書面聲面時,宣布這項消息。

英國是第一個給予台灣民眾免簽證優惠的西方大國,具有指標意義,可望對歐洲聯盟、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放寬對台灣民眾觀光簽證規定,發揮影響。

張小月告訴中央社記者,英國政府宣布提供台灣民眾六個月觀光免簽證待遇,將吸引更多台灣民眾到英國旅遊,有助台灣與英國在經濟、文化、教育、科技、旅遊等各方面的往來,強化雙邊互利互惠的實質關係。

英國內政部自2007年3月起,針對歐洲經濟體及瑞士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國民訪英簽證待遇首次進行全球檢討,根據非法移民、犯罪及安全考量等作為審核標準。

台灣是唯一新增適用免簽證訪英的國家。

史密斯指出,台灣對英國的移民管制屬「低風險國家」,英國決定對訪英停留不超過六個月,同時非赴英工作的台灣護照持有者,自3月3日起給予免簽證待遇。

內政部指出,目前超過100個國家,人口數占全球3/4的國民,訪英前必須先申請效期六個月的觀光簽證。因此今天內政部同意給予台灣民眾免簽證待遇,意義別具。

目前英國國民訪問台灣可享有停留30天的免簽證待遇。2006年英國政府發給台灣民眾的觀光簽證數量達1萬5321件,2007年達1萬2910件,估算台灣民眾在免簽證待遇實施後,平均每年可以省下至少新台幣1億元的簽證申請費用。

內政部今天在聲明中同時宣布,要求玻利維亞、賴索托、南非、史瓦濟蘭及委內瑞拉等五個國家的國民,未來訪英不再享有免簽證優惠,必須先申請六個月效期簽證,連同指紋資料,才可以訪英。980209

2009/01/19

滑雪小記


滑雪場一景
(la foto da: www.obereggen.com)


很久沒有上山滑雪了。
這次趁著年假,跟L決定再度上山滑雪,順便也約了一對情侶檔朋友在山上碰頭。

這次一起上山的這對情侶檔,男生跟L一樣,都是從小五六歲就開始滑雪的小孩,女生的滑雪技術則與我程度相當。所以,我們當天馬上決定拆成男生一組,女生一對,各自帶開活動,等到午餐時間再行集合。就這樣,男生們去滑黑線追求他們的體能極限,女生們則慢慢的逛紅藍線,順便遊大山曬太陽(見碎碎唸)。

到目前為止,我總共跟過五個滑雪教練,其中還不乏自稱是冬奧選手的高手。只是,滑雪對我而言,一直屬於知易行難的階段,每次上山,好玩雖是好玩,但我總是必須集中精神面對各種山況,一直無法體會傳聞中滑雪通體舒暢的感覺。

不過這次,很神奇的,彷彿是已經集滿了摔跤紅利點數一樣,馬步終於紮穩了,當我一踩上滑雪板的瞬間,我馬上感到這次完全不同以往,我的手腳自由度大幅增加。又彷彿任督二脈被打通還吃了大還丹一樣,我接連挑戰成功一座又一座陡峭的斜坡與滑道,切切實實地感到自己功力大增,最後,最令我吃驚的是,我居然還成功挺進黑線!

就這樣,連續攻頂成功的我,精神振奮不已,在與這對情侶朋友分手後,依舊摩拳擦掌野心勃勃的想繞完整個Obereggen附近山區,倒是,個性謹慎小心的L怕我中途體力不支發生意外,隨即規劃出一套可以讓我享受由易入難的滑道行程。於是,在L的陪伴與監護下,接下來數天,我們一座山滑過一座山,慢慢地,信心生膽量,我的速度也越飆越快,這次的滑雪,我終於體驗到什麼叫「馳騁」的快感!

啊~~~此般感受,豈是一個爽字了得呀!!!

住北義的好處,就是在義奧瑞邊境有一大片的世界屋脊,夏可避暑冬可滑雪,也難怪乎在這邊隨手一抓,就有一大把溜冰可跳躍旋轉,滑雪有黑線水準的超級高手。這樣算是幸運嗎? 至少,因為我們的朋友大都是滑雪同好,冬天想跟著玩,就先得把身手練好再赴約,才不會遠遠被甩在後面。現在,我終於可以大聲的說:「Sono pronta! 以後我再也不會缺席囉~~~」

碎碎唸:
義大利的滑雪場滑道基本上以顏色區分難易度。藍線代表初級,紅線代表中級,黑線則為高級難度。這次勇猛的挺進黑線,真該為自己的滑雪歷史,好好的記上一筆!

2008/09/02

Alto-Adige遊記 趴兔 -- 現在的Rifugio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我與L在Alto-Adige時,每天至少要騎登山自行車30km,不過,在廣大的山區隨便騎車亂亂逛可是很危險的事情,比如說,當肚子大唱空城計時,又剛好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話,就很可能因為熱量不足昏倒在無人經過的荒郊野外。

所以,為了避免在山區臨時找不到餐廳,我們決定以山中的Rifugio(避難小屋:山中供應山友食宿的餐館)做為據點,然後,以從Rifugio A出發到Rifugio B再到Rifugio C的「連連看」方式,進行我們的單車之旅。

就這樣,這次旅途中的午餐好像總在Rifugio包辦。雖然Rifugio食物精緻度還是略遜正式餐廳一籌,但是,好吃程度絕對是令人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的喔~



當地有名的Canederli
丸子的做法跟我們的炸肉丸魚丸實在差太多了,第一次吃到時,總覺得「丸子不應該長這樣的!」心中忍不住浮現強烈的突兀感。不過,這個Canederli丸子,裡面通常包著硬麵包、香菇、煙醺火腿(Speck)等等,老實說,一口咬下,香氣四溢,還是挺好吃的!



這是在一家滑雪場Rifugio點的牛腸玉米糕
外表看似簡單其實熱量高到不行,完全典型針對滑雪客設計的餐點!
不過,這個玉米糕(Polenta)真是「極品」! 吃下時,有種「驚為天人」的感覺!
我在義大利吃過無數次玉米糕,這次的玉米糕絕對排的上第一名!



綜合火腿拼盤
Alto-Adige最有名的火腿就是煙燻火腿Speck了,觀光大佬來到貴寶地,當然一定要點盤煙薰火腿大拼盤來滿足自己一下。中間的醬料是以薑末加黃色芥末醬還有其他店家獨門醬汁調配而成,跟煙燻火腿堪稱絕配!



L也點了火腿拼盤,我偷了中間的炸餅來吃,裡面包了Ricotta起司與菠菜,好吃!


豪華甜點
這次我還吃了好幾次Alto-Adige有名的蘋果派,可是,可能沒找到好店吧,居然沒有一次我覺得味道及格的。實在是頗令人失望的。
不過,還好還有其他甜點滿足了我的味蕾,也算沒有抱憾回來囉~



滿滿是草莓藍苺桑椹的香草冰淇淋
最愛吃這些野苺類了,這完全就是我的菜!



L點的藍苺派,除了旁邊那一大團奶油不知道為何跑出來佔版面之外,派的味道夠正!

Rifugio的食物算是山友短暫休息時補充體力的「速食」,所以通常樣式簡單但是熱量偏高。不過雖說如此,到目前為止,我吃過的Rifugio都沒出過大槌,食物味道都還算中上程度。最高興的是,價錢便宜喔~~~~ 平均兩個人每次吃下來只要掏出20~25歐元(約1000元台幣)就可打死,超經濟實惠!!!

碎碎唸:
奇怪,為什麼我們找不到好吃的蘋果派呢? 這不是當地最有名的嗎?

2008/08/22

Alto-Adige遊記 趴萬

Alto-Adige位於義奧邊境的阿爾卑斯山山區,選擇這裡當今年的度假地點的最大理由就是「涼快」!
今年真的有被熱到,高海拔的Alto-Adige真的是很理想的避暑地點!

Alto-Adige的生活品質被評為義大利之冠,除了天然的好山好水之外,聽說這邊自治區政府也有很多德政,比如說買花補助、割草補助、農舍翻修補助等等,所以居民也樂的把自己的家弄得漂漂亮亮。我個人覺得這個做法很聰明,腦筋轉個彎,提供一點小小補助就能帶來龐大的觀光財源,真是漂亮的投資法!



很夢幻的花園~ 澆水應該很累吧?



其實...這裡有夏日陽台爭霸戰吧?!



雖說買花有補助,這樣種,會不會太誇張?



有花的陽台就是不一樣! 賞心悅目指數馬上飆高!
(為什麼我們Veneto就是沒補助呢? 要是有,我也很願意當綠手指!)


碎碎唸:
Alto-Adige本來是奧匈帝國的屬地,後來大戰後才被義大利吞併,目前此區的居民多持德義雙語。我在這裡居然還遇到比我義大利文說的更爛的「義大利人」,有點好笑說~

2008/07/29

避暑好聖地--Asiago

一大清晨,家裡就被夏天的高溫烤的不像話,
於是我與L緊急決定撈到Asiago避暑去。

Asiago最有名的就是這邊的Asiago乳酪。
一進入Asiago之後,放眼望去就是一大群又一大群的放牧牛隻,非常有乳酪產區的雰圍。



因為是乳酪產區的關係,這邊的「小心!牛出沒!」的交通號誌特多!
看到時,絕對請趕快減低車速,不然可是真的會撞到牛滴~
(後面的白色點點就是牛隻)



一不小心,遇上逛大街的大批牛群,路上整排車子被牛群團團圍住卡死。
遇上這樣的嬌客,大家只好乖乖原地裝死,不敢妄動!



來到這裡,當然還是一定要去買好吃的Asiago乳酪。
這是Asiago當地的某一家乳酪農莊,
店裡排滿一排排的乳酪,濃郁的乳酪香氣,很令人垂涎三尺。



你看看!你看看!這個Mozzarella看起來多好吃呀~



Asiago山區也盛產各種野菇,愛吃菇的人千萬不能錯過。



這就是放L自己溜達五分鐘後的戰利品!
包著牛肝菇與Asiago乳酪的「天餃」。一顆要價一歐(約台幣50元)!
好吃是好吃,但是,小氣主婦會心疼~~

碎碎唸:
Asiago的市區很可愛,混合了奧地利與義大利的建築,想體驗不同風情的人倒是可以花個半天跑一趟。

2008/06/08

紙工廠峽谷—Valle delle cartiere


充滿童趣的紙工廠峽谷標誌

這個峽谷是跟L上山騎腳踏車時,不小心「誤入歧途」發現的。

紙工廠峽谷位於Garda湖東側Toscolano小城附近,因為豐沛的水利吸引了許多紙工廠進駐此處,峽谷也因此得名。如果簡單說一下聽來的歷史的話,聽說這裡的第一座紙工廠建於14世紀,曾在19世紀達到造紙工業的巔峰,但是隨著工業化的腳步,利用傳統水利造紙的紙工廠慢慢被時代淘汰而倒閉,最後一座工廠在半世紀前關閉後,紙工廠峽谷終於正式走入歷史。

其實,我們到達峽谷時,已經是玩了一天的盡頭了,我們只能用著僅剩的力氣逛逛紙工廠峽谷裡一小段路。美麗的山景不在話下,但是短短的一段路,大概就遇到了大約20來座的紙工廠廢墟,太密集的紙工廠廢墟相遇,彷彿上了一堂造紙業的興衰史一般,物換星移,令人感到不勝唏噓。

不過,這裡最值得推薦的還是這裡的山景。

尤其是,這裡的岩壁是一種微微帶點粉紅色的石灰沉積岩地質,我與L到達峽谷時,在夕陽餘暉下,特殊地質加上柔和的光線,整座峽谷散發著一股很奇妙的淡粉紅色,特殊的美感,讓我走進山谷的那一瞬間,心底就忍不住給這座峽谷打了高分。

峽谷裡還有改建自以前工廠廢墟的造紙博物館,旅行時喜歡增廣見聞的人不妨入館參觀一下。

這裡的造紙博物館

峽谷出口就是河川與Garda湖的匯流處,再加上遠方小鎮Maderno的襯托,美麗的湖景看起來彷彿像畫一般

峽谷與Garda湖匯流處的遠眺

總之,這裡對我而言,可以算是一個不錯的野餐聚點,下次真的可以帶點東西來野餐一下。而且,附近除了造紙博物館之外,再往前一點點還有一個Vittoriale degli Italiani的博物館可以參觀,算是可以可以享受大自然又可以寓教於樂輕鬆消磨上一天的好聚點。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下次我看找個三兩好友一同玩耍去應該會更有趣~


碎碎唸:
當天我們找不到義大利文或是英文的說明,只找到德文的說明書。所以,上面的歷史考察是透過L破破的德文閱讀說明書而來,不是很完整,也可能不正確。有興趣的人請自行考究。

2008/05/26

Il Palio a Siena---西耶那之帕利歐賽馬節


(la foto da http://www.ilpalio.org/index_english.htm)

有那麼一年的夏天,
當時還是窮酸學生的我和L辛辛苦苦存了一筆旅費,
打算在美麗的托斯卡尼度過一個悠閒的暑假。

第一站造訪的就是中古世紀的城市─西耶那(Siena),這個城市其實不大,但是深刻的人文之美,卻讓我與L總共花了3天才細嚼慢嚥地看完他的全貌。

其中的一天,我們就是為了看從中世紀流傳下來的傳統無鞍賽馬─帕利歐(PALIO)而去。

帕利歐(PALIO)雖然沒有像威尼斯面具節那麼享譽國際,但也是義大利境內極為重要的傳統祭典之一。據我聽來的帕利歐故事就是,聽說西耶那區內總共有17個街區,每個街區都擁有很強烈的自我意識,擁有自己的區旗、教堂、會堂等等。因此這17個街區在彼此看不順眼之下,後來決定以賽馬方式來決定誰才是這裡的角頭老大,而這個街頭決戰方式就是帕利歐賽馬。
為了贏得帕利歐,這17個街區每年會花上一整年的時間重金培育一名選手與賽馬來參加一年一次的帕利歐賽馬,第一次初賽由17匹馬參加,並從其中選出10匹參加決賽。第二次就是決賽了,此時,這10匹馬會一同在西耶那市中心的扇型廣場起跑,沿著廣場跑上三圈後,最先抵達終點的就是該年度的老大。

聽起來不怎麼樣,是吧?
想像看看,這是「無鞍狀態」下的賽馬喔!!!
可以想像在沒有鞍具的狀態下,騎士在急速下操控馬匹的困難度嗎?

那天,我與L為了佔位子看這場競技,在7月的大熱天下,忍受了3個小時的毒曬,曬的我心情鳥到最高峰,最後居然互看不順點的在美麗的扇型廣場上大吵了一架。不過,等到10匹馬陸續進場,又如箭矢般一同射出沿著廣場衝向終點時,現場瘋狂沸騰的氣氛馬上一掃我一肚子烤暈頭的鳥氣,我在那一瞬間竟也跟著熱血沸騰了起來。

這種90秒瞬間燃燒的氣氛真的、真的很迷人!!!

之後,我們又遇上了帕利歐的勝利遊行,遊行的人馬當然是就是那勝利的街區。
興奮的遊行隊伍對著沿路圍觀的群眾又請吃糖、又請吃蛋糕、又請喝酒的。我光是「默默地」站在路邊,手上就被倒了N杯酒,還被強逼吃了好幾塊蛋糕,最後還被水槍射了一頭濕。真是媽媽咪呀,瘋狂的遊行!!!
來看遊行吧~



法老王也帶著他的傢私─鍋鏟一雙來湊熱鬧



出現了一堆我不太懂的漢堡
這樣子,有好玩嗎?



義大利的遊行少不了要揮一下旗子的



就是她!!就是她!!!
射了我一頭濕...



還有小島上的猛男
我有仔細看
肌肉都有練過,有及格,呵呵

正規的PALIO傳統遊行我們沒遇到(聽說大家都穿上正式的傳統服飾),
雖然有點遺憾,
不過遇到這個惡搞KUSO版,
也算是帕利歐完美的句點囉。


碎碎唸:
帕利歐都在大熱天舉辦,今年要去湊熱鬧的人,記得遮陽用具要帶齊!!!

2008/05/23

un viaggio a S.Marino--游到聖馬利諾玩耍去




聖馬利諾自己號稱自己是全世界最老的「共和國」,但是,卻有一個「亮晶晶」的市容。

相對於義大利許多堅持保持歷史原汁原味風格的城市而言,
聖馬利諾就顯得嶄新又乾淨多了,迎著徐徐吹來的微風,漫步在這樣的市區裡,其實挺愜意。
只是,對我而言,市區裡明明都是好幾百年的老建築了,卻沒有漏網之魚地,一律通通完美粉刷與重新裝修,絲毫不見一點歲月痕跡,讓人感覺哪裡有說不出來的不協調。老實說,這裡真的很像迪士尼。

其實,房子就跟酒越陳越香,人越老越好的道理一樣,
即使開始剝落出現歲月的痕跡,也不一定就不美,或許反而因此更添成熟風韻。
我是覺得沒有必要把「整座」城市重新翻新,翻新後的聖馬利諾看起來好人工,就是少了那麼一點味道。

聖馬利諾被包圍在義大利國土境內,但本身卻是獨立的國家。不過,聖馬利諾境內因為也講義大利文的關係,來到聖馬利諾,也不太像出國,就好像只是來到自家隔壁小鎮一樣,給人的感覺倒是挺親切。

對了,這裡到處都是賣香水皮件珠寶的免稅商店,對女孩子而言,應該算是挺不錯的血拼天堂。不過,聽說假貨不少,血拼之餘,記得也要把你精明的頭腦帶去喔!

碎碎唸:
聖馬利諾設計的歐元硬幣聽說數量很少,廣受蒐藏家喜愛。有去聖馬利諾的人不妨多留意一下店家找零的硬幣,有看到的話,記得趕緊收起來珍藏。

2008/05/09

Nodo d'amore 的故鄉—Borghetto sul Mincio 一日遊

Borghetto是一座靠近Verona的小山城,
整個城區只要花10分鐘就能走完全程,
非常非常的迷你。

要進入Borghetto前有一座老橋,
橋身歷經歲月的摧殘其實已經很殘破了,
但是當地人每年會在橋上擺上一排600公尺長的餐桌,
邀請3500位客人一同來品嘗一種叫「Nodo d'amore」的當地義式水餃(Tortellino)。
殘破的老橋+潺潺的流水+美味的nodo d'amore,這樣的祭典,你不覺得很棒嗎?

沒錯!!!
雖然現在還不是Nodo d'amore祭典的時間,
愛吃的我們還是為了嚐一口Nodo d'amore專程跑了Borghetto一趟。
啥?你問好不好吃?
當然是名不虛傳,好吃好吃囉!!!!

來看照片吧~



這就是那座老橋。
義大利很多這樣破破的建築物,但總讓人感覺充滿年代的美感



市區裡某一家餐廳
餐廳的一角長到了河中間,再加上春天的紫藤花點綴,遠看就是一副好風景


(照片來源:http://www.valeggio.com/valeggio-tourist/enogastronomia.htm)

Nodo d'amore義式水餃
只顧著吃,忘了拍照,只好把網路上的照片PO上來給沒看過的朋友看看

我覺得Nodo d'amore的名字好可愛,
直譯的話就叫愛的小節,
引申來講也有愛的關係,愛的結合的意思。
用日文來講的話就最恰當了,叫「愛の絆」。
不管直譯或是意譯味道都通通到位。
不過我還是覺得很過份,水餃就水餃,怎麼可以起一個這樣可愛的名字呢?^^


(照片來源:http://www.culturalitaly.com/festivals/food/ilnododamore.htm)

雖然不能身逢其會,也來PO一張Nodo d'amore祭典時的盛況吧~
下次如果有空,一定也要去參一腳!!!


碎碎唸:
Nodo d'amore 真的很好吃,讚啦!!!!

2008/05/04

登山自行車初體驗

五一連假連放4天,
想出去玩又不想花大錢人擠人的我與L,
在傷透腦筋之餘,
後來決定到離家約2hr車程的Garda湖爬山賞湖去。

我們選擇的據點是Garda湖北側的Torbole到Riva d. Garda這一段,原本我們的行程是打算把這一段湖畔後的小山步行繞上一圈,好好享受流汗的暢快。只是沒想到,當我們到達Torbole時,剛好遇到當地正在舉辦登山自行車大賽,看著數百位參賽選手呼嘯而過的英姿,心癢之餘,便跟L去租了登山自行車來玩玩,打算跟著選手們登上湖畔小山上的賽道 (大會當天並沒有封鎖山區賽道,一般人還是可以自由進入)。



沿途的選手英姿
(照片中,看的出來當天路況的模樣嗎?)

L本來就是登山自行車的愛好者,賽道的難度對他而言根本就是幼幼班級。
但是,對第一次騎登山自行車的我而言,倒就是一大考驗了。
除了持續上坡耗掉不少體力之外,
山區崎嶇不平的路況,也是我不熟悉的自行車騎法,
不過正因為山區路況多,騎車時需要非常專心,
在心無旁鶩下,居然不知不覺地就攻頂了。
在攻頂的那一刻,心情除了「爽」之外,老實說,忍不住也對自己感到好驕傲!!!

回程時,我們順道沿著湖畔繞了一段,來看看我們遇到了怎樣的風景吧~



悠閒的湖畔小城─Riva d. Garda



公園的花壇,顏色活力到不行!



這裡也是風帆愛好家的天堂

Garda湖真的很美,
不過這個內陸湖實在太大,短時間內也逛不完。
回家時,因為走不完全部Garda湖的湖畔我還覺得有點遺憾。
不過還好,離家還算近,以後就當自家後院來走動囉~


碎碎唸:
沿途遇到不少登山自行車的女騎士,她們的統一特色就是身材曼妙!!!
我猜她們身上一定沒有橘皮組織之類的違章建築吧!?
沒錯!沒錯!女生真的要好好運動!!!

2008/04/10

Val de Loire ---盧瓦河河谷之旅 (續法國之旅)

盧瓦河河谷以美酒與城堡著名,目前整區盧瓦河河谷也是世界遺產之一。


盧瓦河河谷裡最大的城堡--香波堡(Chambord)

盧瓦河河谷裡聚集了近百座中世紀法國國王或是貴族居住過的城堡,我與L選擇老人式走法,也就是一天早上看一座,下午再看一座的行程。但是這裡城堡實在太多,車子隨便開一開就會遇到城堡,即使是不用刻意安排行程,城堡也會隨時出現在你身邊。果不其然,太過密集的城堡相遇,到了第三天,我就開始對城堡失去新鮮感,看到城堡就舉白旗了。

幸好,盧瓦河也是法國葡萄酒的著名產區,這對愛喝酒的我倆實在是有無法抵抗的魅力,在看怕了城堡之後,我與L後來索性更改行程四處造訪酒莊去。一般來說,酒莊都會舉辦免費的酒窖與釀酒過程的參觀行程,行程結束前還會提供免費試飲的活動。呵呵,這種有得吃又有得玩的行程,歐巴桑最愛了,當然是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多槓幾杯來喝,再加上,L因為要開車不能喝太多,通常他點我喝,實在是happy極了。呵呵~


地下酒窖裡的雕像

這是那次參觀的其中一間酒莊的地下酒窖。地下酒窖採隧道式建築,導遊小姐說說隧道總長有2公里(哇~了不起!!!)。這尊雕像說是當初挖地窖時發現的,我看一看後覺得未免太神了,酒莊挖地窖還能挖出一尊全身是葡萄的雕像??!!實在太過巧合,虛構成分過高! 不過雕像長的挺可愛,笑咪咪地像極了彌勒佛,還是忍不住給他拍回家當紀念。

其實,我與L這躺法國之旅算是倉卒成軍,行前是一點準備也沒有。但是,在沒有準備的狀態下玩完盧瓦河河谷一趟下來,最大的感想就是,法國的旅遊服務真的是世界一流!!! 我與L出發前一張地圖、一本旅遊書都沒買,但是到了當地,到處都是遊客中心,不論是當地的資訊還是法國全區的資訊應有盡有,服務人員也都很親切熱心的為我們解說。後來,光是各種地圖我們就免費拿到了20幾張,想迷路都很難。

我覺得這一點真是台灣要看齊的地方,在提升旅遊品質方面,其實我們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大家可以想像國外的背包客出了台北之後,旅遊資訊的貧乏程度嗎? 交通接駁的困難度嗎?) 有朝一日,真希望能看到來到台灣的國外朋友,即使在語言不通沒有導遊的狀態下,也可以自由地行遍台灣。

碎碎唸:
我與L的盧瓦河河谷之旅被這邊的朋友譏笑為老人之旅,因為這邊的年輕人不時興逛古堡,他們寧願去海邊曬太陽看辣妹。
不過,後來事實證明,去盧瓦河河谷看古堡的大多是老阿公老阿媽,我與L常常是參觀人群裡最年輕的一對...真是給他頭上長黑線...無言...

2008/02/28

法國之旅─聖米歇爾山(Mont St.Michel)



去年夏天跟L計畫了一趟法國之旅,其中一站則是我堅持無論如何一定要拜訪的St.Michel(聖米歇爾山)。

聖米歇爾山位於諾曼地的西北端,是一座離陸地很近的海上修道院。

當潮水漲起時,連接陸地的陸橋就會被淹沒,聖米歇爾山就成了漂浮在水面上與世隔絕的孤島。
但反之,當海水退潮時,陸橋也隨之露出,人們就可以直接步行進入聖米歇爾山。
聖米歇爾山佔地非常的小,繞行一圈再加上爬到整座山最高處的修道院的話,

大概只約一個小時就可以走完全程。
目前則因為特殊的景觀與人文意義,已經被登錄在世界遺產內。



聖米歇爾山的潮汐變化十分劇烈,為了避免停在附近停車場的車輛遭到海水滅頂,
遊客中心還特別貼出告示牌通知遊客當天的漲潮時間,好讓遊客在漲潮之前趕快移車。



聖米歇爾山的名產。La Mere Poulard餐廳(布拉媽媽餐廳)的法式煎蛋─omelette。

其實說穿了,Omelette就是把雞蛋麵粉水攪一攪和一和,之後用熱鍋煎熟就是了。
只不過La Mere Poulard餐廳的名氣太大,一道法式煎蛋基本上從40歐上下起跳,如果兩個人入店再點個兩客法式煎蛋的話,不掏出個80大歐我看是很難走出餐廳的吧? 上面的照片是當天點的其中一道法式煎蛋,是店內最便宜的一客,但是也居然要價40大歐(折合約2000台幣),痛!!!!
而且,重點是,對我而言,那個味道真的不值40歐啊,我看以後還是先吃飽後再進去聖米歇爾山好了。



回程時遇到有名的聖米歇爾山的黑面羊放牧,可愛極了。
羊兒一點也不畏生,看到人還會拼命靠近,本來看到羊兒靠近時,我還高興地拉著L拼命拍照,但是,當我們發現一隻、兩隻、三隻…不! 是整群羊正在迅速靠近我們時,我們就很俗仔地落荒而逃了~~哈哈


碎碎唸:
(1) 聖米歇爾山還是很值得一遊,但是遊客多到寸步難行,
我們去時L還拼命拉住我免的被人潮衝散,大家去時要有心理準備就是。
(2) 不知為何我一直把聖米歇爾山的形狀和機器娃娃丁小雨手上的那駝大便聯想在一起???怪~~
後來我解釋機器娃娃這部漫畫的內容與我的大便聯想給L聽後,L連話都懶的回只賞了我一記大白眼。他大概心裡想著怎麼會交到一個這樣沒氣質的女友吧?!(呵呵) 其實,鳥山明把那駝大便畫的還挺可愛的,真的跟聖米歇爾山的形狀有點像,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