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Venezia Walk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Venezia Walk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10/10

建築雙年展一景

今天上完課,約了女朋友出來喝咖啡,喝完咖啡,兩個女人索性就沿著目前正在舉行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逛了起來。

逛到香港館時,看到了這個名為「Can One live in a movable box in Hong Kong?」的作品。
雖然整個充滿社會批判的味道,但是看到這件「建築物(?)」時,還是讓我忍不住會心一笑。



這是個會移動的「家」(哈哈)



還煞有其事地裝上車牌



至於內裝呢,
這一面牆充當客廳,布置優雅



這面牆就是廚房了吧?
有這麼一堆瓶瓶罐罐,看來是不會餓著了



這片牆就是書房了。
誰說住外面,精神食糧就不重要的!

這樣的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你的話,你要住看看嘛?
好處是不用買車喔 (哈哈哈)


碎碎唸:
今年建築展的主題是「Out There」,這樣KUSO的呼應法,夠創意啦! 讚啦!!!
另外,今天真的有累到...逛展根本就是體力戰嘛!

2008/09/28

包裝過頭的嘆息橋



途經嘆息橋,看到雙年展期間,慘遭廣告團團圍住只露出一顆頭的嘆息橋。
忍不住倒抽一口氣,真的好醜呀~
我要是遠道而來的觀光客,看到這樣的嘆息橋,應該會很失望吧?!


碎碎唸: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開始囉,下課後又要開始努力踩馬路了。
雙年展之前相關文章 http://happysakurajenny.blogspot.com/2008/07/9111123.html

2008/07/15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即將」開跑 (9/11~11/23)


台灣參展主題─夜城(Dark City)
(圖片取自台灣美術館網站)

陪著老友逛威尼斯時,突然發現威尼斯島內又到處立起了熟悉的雙年展紅色公佈欄,趕緊跑前確認展期時間,是9/11~11/23。太好了,正是我必須到威尼斯上課的期間。看來9月後,下課後,我又有的逛了~

碎碎唸:
隨時有展看,就是在威尼斯讀書的好處。說真的,當威尼斯的學生還真幸福!
另外,台灣館就在老地方Palazzo delle Prigioni(嘆息橋旁),大家有空去捧場一下吧!


參考消息:
以下為台灣館參展的新聞消息,取自網路:
  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第11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參展作品,將預計於7月初啟航運送。本屆台灣館參展代表權由朝陽科技大學的郭肇立與劉克峰兩位教授聯袂策展的「夜城」(Dark City)參展。參展建築師有:何以立、邱文傑、姚仁喜、楊家凱、陸希傑及蘇喻哲等六位(依名字筆劃順序排列)。展覽訂於2008年9月11日至11月23日,於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此為國美館2008年參與的重要國際建築大展,屆時將於此建築盛會中引介台灣建築特色,彰顯台灣建築人文的主體性、凸顯台灣建築藝術創作者的獨特性。   
  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代表團隊,提出:以城市新概念為議題,「夜城」(Dark City)命名,以試圖顛覆現代都市人對白天與黑夜生活的傳統觀念,來與今年威尼斯大會之展覽主題Out There: Architecture Beyond Building(走出那裡:建物之外的建築學)相呼應。策展人郭肇立與劉克峰教授指出「大部分的都市在白天的活動是僵化無趣的,唯有在夜晚鬆綁而提供可能。台灣的夜間都市尤其是比白天迷人,我們有夜遊逛街的習俗,生猛的夜市,精彩的地攤,獨特的夜店,型塑了與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熱鬧的」夜間都會性。然而本地的專業規劃者並未曾重視這個空間特質,我們的都市設計與建築創作,仍以白天為主角,夜間為配角。」   
  策展人表示本展覽的想法來自於西方主流國家的都市,多位於高緯度的地區,也是渴望「陽光的都市」,然而台灣的環境條件卻相反,我們害怕烈陽,需要騎樓與「不見天」,而台灣的建築師或藝術家們多半對於darkness的創作思考並不多;因此在此展覽中,策展人提出了一個空間概念--「意義裝置」,它超越房屋(”beyond building” ),並非一般所謂的建築作品,而是「前建築」。它沒有象徵裝飾,也沒有形式的困擾,它將空間還原到構築前的「初始」狀態,這是身體的空間(bodily space),是影象與構築的空間,也是台灣黑暗城市空間的地方性的再現,讓參觀者的身體感官直接與之對話,讓意義游牧,從一個世界游向另一個世界。   
  策展團隊們企圖從「時間的空間」觀念來重新探討台灣城市空間,以「黑夜不明」為策展的中心概念。黑夜可被視為白天的「初始狀態」,是白天城市規範的解構,也是創作烏托邦的可能。Dark city的空間創作觀念將不是單純的建築與都市空間形式的美學問題,也不是事件與非事件的學理論證,而是時間、空間與人的協議過程。一個有創作力的都市需要賦予人們自由,積極解除不必要的束縛,這就是城市創意的基礎,也是真實台灣城市空間的發聲。建築展覽之目的在於溝通大眾,生產新的社會文化意義。透過參與「第十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的展出,我們由幾位參展建築師設計的創作裝置,在真實社會中生產想像力、讓意義游牧於建築作品與美術館之間,讓世界各國從建築師所呈現的作品中去重新認識台灣夜間都市的空間意義。
(http://www.ntmofa.gov.tw/b/b01_1.php?id=b/b01_1.php?m1=1&m2=0&id=2157&db=&gp=0&types=)

Venezia--威尼斯一景



這天,陪著好久不見的老友進威尼斯當觀光客一天。

真的好久沒當威尼斯的觀光客了!
每次為了換教室上課,總是急忙地穿梭在威尼斯的大街小巷之間,對身旁經過的一幕幕美景無暇也無心欣賞。這次充當好友的地陪,透過她的眼睛,讓我重新想起很多對威尼斯的感動。

這是好友發現的威尼斯一景,每次換校區時,我總要經過N次,但總沒發現它的美麗。
果然,觀光客的雷達天線就是長的不一樣!!!

碎碎唸:
對威尼斯熟的朋友可以來猜猜看這是哪裡?
不過呢,猜對沒獎品就是,哈!

2008/01/30

下課後逛逛--2008威尼斯嘉年華 第2彈


威尼斯嘉年華的續集來囉~~



差點被他們身上的顏色閃到眼睛...
醬鮮豔的顏色,大概只有義大利人想的出來吧!
不過,鮮豔的色彩真的很有感染力,
雖然那天天空灰灰的,看著看著我的心情也開始變好了~~^.^



至於這個老伯伯~~~會不會太裝可愛又太有心機了?
有一股衝動很想幫他把辦子上的藍色蝴蝶結拿下來~~~



這一仙沒化妝....有偷工減料之嫌。
或者是,他根本就是路上的一般百姓喬裝來的???
總之,重點是後面美輪美奐的總督府。
總督府真是一個很神奇的建築,
因為威尼斯的房子都是建在潟湖上,
地形本身屬於極度不穩定的地質,
因此為了提升建築物本身的安定度,
威尼斯很多建築物都是採「頭重腳輕」的設計來幫助建築物「站穩」。
總督府就是一個好例子。(照片裡看的出來嗎?)




這應該是以前宮廷裡的「弄臣」吧?
看他耍猴戲般的跳來跳去,真讓人不禁這樣聯想。
不過,此為本人的不負責發言,有興趣者請自行考究。




這兩仙一身黑,又有白面具…依我看來簡直是詭異到了極點。
我問義佬,他們說看起來很「優雅」…
我聽了馬上三條線,真是文化大不同啊!



現在是怎樣? 中古世紀的街坊鄰居八卦菜市場嗎?
有沒有給他很時空混亂?




觀光客必拍的到此一遊辣椒攤。
雖然我一直不知道辣椒跟威尼斯到底有什麼關係?
不過面具節期間,辣椒攤生意好像黯淡了不少,可能觀光客都跑去買面具了…



厚到不行的厚片披薩。
依我看,店裡只有觀光客…



威尼斯的巧克力也長的好「威尼斯」!!!




我喜歡這個面具,點點滴滴都很精緻。



RuBenTan牌正統威尼斯面具!!!!(呵呵)
不用花大錢就能加入面具節一起狂歡去!!!






2008/01/28

下課後逛逛--2008威尼斯嘉年華


今年的威尼斯嘉年華(Carnevale Venezia)正式起跑!!!




這是今年的海報,設計者很聰明的將大腦的形狀與威尼斯的地形結合起來,並將整個威尼斯以看、聽、摸、聞、吃、想的主題大分為六大區。 其實,我本來以為威尼斯嘉年華的海報會很「古典」,上面一定不能免俗地來個面具大作文章一番,沒想到,居然idea還前衛創意的很! 真不愧是每兩年就舉辦一次現代藝術雙年展的威尼斯啊,完全不辱其名!!!





聽說每個面具都有它自己的故事跟意義。據本人不負責的道聽塗說調查,上面這個有著大鷹勾鼻造型的面具,聽說起源自威尼斯流行黑死病的時代,當時醫生如果需要直接面對病人時看診的話就會戴上它。而那個大大的鷹勾鼻恰巧也可以遮住醫生的口鼻避免直接接觸病人,這樣想想,原來在遙遠的那個年代,就已經有防止口沫傳染的衛生觀念了!




神秘詭異的藍色二寶。
其實威尼斯的面具,雖然華麗精緻,但是乍看之下還挺可怕說...




嘆息橋前的面具女。
瞧~這些面具人其實都很會佔地盤,拿嘆息橋當背景,照片怎麼拍也美!






再次驗證面具人絕對不是隨便亂站的!!!
藍色面具女當然要藍色的Gondola相襯才美啊!!!



我很喜歡這一仙。

她的包包裡有很多用Murano玻璃珠串起來的小手鏈。
只要有小朋友跟她合照,她就會開始翻包包並拿出手鏈送給小朋友。
拿到手鏈的小朋友可樂的呢!!!



美的冒泡的花仙女。可能有典故吧~~懶的查了。



這個小女孩發現我在一旁拍她時,
就大大方方的停下腳步並轉過來面對鏡頭開始思麥爾~~
真是落落大方啊。




男人也是不遑多讓。
看這仙身上的行頭實在是完全不輸給女人。

注意到了沒,他臉上的妝可是精緻的很,
比起本人當天五分鐘就上完的粉底,
他的粉底實在是打的太完美啦!

汗顏汗顏!!!

碎碎唸:
今天同行的玩伴是身高185公分高的金髮東歐辣妹─葉蓮娜,身材好臉蛋更是一級棒,看一路上男人們的對她的搭訕聲不斷就知道有她有多美了。一旁的我,頓時覺得自己好哈比人喔~~~ 我看今天這篇日記如果改成「哈比人遊威尼斯面具節」的話,其實也不怎麼離題說~~~